新华社昆明4月23日电(记者陈欣波)在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的蔬菜基地里,一列列“小火车”正沿着铁轨穿梭田间。这个被农户视为“山地运输神器”的轨道运输车,是当地以科技之力持续推进农业产业机械化的成果,为群众利用山地创收提供技术支撑。
走进孟定镇河西社区的蔬菜种植基地,成片的茄田里垂挂着棒槌般的紫红果实。工人将采摘的茄子装箱后,搬上无人“小火车”,然后遥控操纵“小火车”将数十筐茄子由田间地头直接运进包装车间进行打包装车。“原来没有‘小火车’的时候,采收需要的员工是现在的两倍多。”种植户李艳介绍,她的60亩菜地通过铺设轨道实现了全域贯通,运输效率大大提升,即使在雨季也能保障蔬菜新鲜度。
这种山地“小火车”学名为轨道运输车,是专为蔬菜基地量身打造的特种运输设备。整套系统主要由电动机、平板货架及专用轨道等部件构成。轨道运输车单次载重量可达400斤,具备稳定爬坡、急弯转向、灵活进退及即时制动等功能,特别适应复杂山地环境,可高效运输蔬菜、化肥等农产品及生产资料,实现省时、省工且省力的作业目标。
科技创新正在重塑传统农业形态。孟定镇产业发展和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陈娟说:“自2021年在蔬菜运输领域引入轨道‘小火车’系统以来,孟定镇已实现规模化应用,累计铺设轨道超6万米。该创新运输模式已覆盖60余户种植大户,通过机械化作业既降低人工成本,又减少了蔬果运输损耗,有效提升山地农业运输效率。”
近年来,耿马县依托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推动蔬菜产业向标准化、规范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2024年,耿马县蔬菜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总产量达52.6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33亿元,外销蔬菜超40万吨,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城市。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耿马县正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着力破解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难题,不断改善山区农业机械作业条件,持续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大力推广适用的机器和新技术。如今,耿马县蔬菜产业中“小火车”、无人机、智能滴灌、冷链设施等运用,技术协同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助推乡村振兴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