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发(记者孙敏)
入冬之后,一种风靡欧洲的“顶级食材”开始在云南的山野间孕育成熟
这种食材凭香气封神,但90%的人不知道它产自云南!

黑松露,学名块菌,
在欧洲是和鱼子酱、鹅肝并称的“三大珍肴”,
因为产量稀少、香气独特,
被冠上“可以吃的黑钻石”名号

在法国大厨眼中,它是点缀法餐的“奢华符号”,
每公斤价格高达数千甚至上万元。
然而,故事到了云南,画风突变……

但在云南,它有个超接地气的小名
——猪拱菌!

新华社发(记者何春好 熊轩昂 通讯员宋光旭)
成熟的黑松露散发出的特殊香气会吸引动物、
尤其是猪来拱挖
散养的猪还会自己拱松露来吃
久而久之就得名“猪拱菌”。

全靠两点“硬实力”:一是采挖难;二是香气绝
松露通常生长于地下5-40cm的树根泥土之中
看不见找不到,人工采寻困难
加上对生长条件极为苛刻,
对气候、土壤、甚至树种都有要求,
人工培育更加困难
因此数量稀少,价格昂贵
新华社发(记者何春好 熊轩昂 通讯员宋光旭)
松露的香气更是一绝
有人说像麝香混着泥土,
有人说带蒜香、奶酪香,甚至还有点汽油味?
但就是这股 “复杂到上头” 的香,成了它的灵魂,

其实,在17世纪法国松露“出圈”之前
它就自然生长于我国云南省、四川省等地。
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是松露的主产地,
楚雄州永仁县则是全省最大的松露生产县。

新华社发(记者王安浩维 报道员王劲锋 何祥)
永仁县位于北纬26度,全年日照时间逾2800小时,
还有75.37%的森林覆盖率,每年可产出松露接近40吨,
约占全国产量的20%、全球产量的13%,
是世界主要松露产地之一!

永仁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松露资源保护工作的通知》
明确每年3月1日至10月31日为禁采期
并对采挖时间、大小、方式等作出严格规定。

楚雄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同时,建立20个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通过专家培训向村民普及科学采挖知识,
如“不损伤幼根、采后回填土和落叶、不采挖小个体以留作菌种”等,
从制度与实践层面守护这片资源。

除了新鲜的黑松露,
当地还开发冷冻、盐渍、干片、罐头等加工产品,打破季节限制。
更通过自主创新推出
松露面、松露香肠、松露云腿饼等大众食品,
让高端食材走进寻常百姓家。

楚雄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4年旺季,云南优质黑松露均价每公斤约800元,
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
其中,香气浓烈的冬季黑松露
稳定出口欧洲市场
不是法国去不起 而是咱国产松露更有性价比!
新华社发(记者何春好 熊轩昂 通讯员宋光旭)
你吃过云南松露做的美食吗?关于松露还有是多少神仙吃法是我们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