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达20000亩以上,东川的气候非常适宜果实蝇生长发育,且世代重叠严重,桔小食蝇每年可发生6至10代,各种果园呈逐年加重趋势。
图1.果实蝇危害杨梅(摄于2023年6月12日)
东川区特色水果果实蝇综合防治技术主要解决特色水果果实蝇危害严重、果品品质下降、种植户滥用农药、果实蝇防治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确保主要特色水果果蝇危害不大面积暴发成灾,提高果品品质。具体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农业防治
根据柑桔小实蝇幼虫为害果实造成落果、幼虫老熟后即入土化蛹的特性,一般采用以下措施可以消灭或减少虫源。
清理落果、摘除虫果。将果园内的落果及时全面清理,做到不留一个落果。注意甄别虫果,及时摘除虫果。将清理的落果和摘除的虫果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时,可将落果、虫果放入密封袋内,加入适量敌敌畏,密封闷杀7天-10天。或将落果、虫果一并集中掩埋、用水浸泡等。
冬季清园。清园时,要翻耕土壤,消灭土壤中的越冬虫蛹。
有条件的果园,可以网室栽培或采取果实套袋。
二、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对颜色、气味及性的趋性进行分期诱杀,时间选在5月-9月。
1.诱杀成虫。幼果期至收获期,根据地形每亩均匀悬挂4个至5个诱捕器,地形规整且连片的地块每亩4个,不规则不连片地块每亩5个。并在诱捕器内棉块上滴入含昆虫信息素专用诱剂,悬挂高度1.5米左右。30天添加一次诱剂,清理诱捕器内的成虫。此外,可同时使用食蝇诱捕香氛喷胶喷于废旧塑料瓶上在果园中悬挂,进行诱杀成虫,每亩悬挂10处,可引诱食蝇成虫聚集使其粘住。成分包括天然胶粘剂、食蝇引诱剂、黄色染料、推进剂等。
2.毒饵诱杀。水、糖、醋、酒按10:6:3:1的比例配制成诱集液,再加千分之一的敌百虫,配制好毒饵诱剂,倒入上部开好口的矿泉水瓶,每株果树悬挂1个,悬挂高度1.5米,每周添加1次毒饵诱剂。
图2.果蝇防治技术示范(摄于2024年3月23日)
三、药剂防治
第一次药剂防治,约5月下旬至6月上旬。使用药剂为:高效氯氟氰菊脂加灭蝇胺.杀虫单加丙硫菌唑混合使用。用药理念是,在防治果实蝇幼虫的同时防治果树白粉病、叶斑病,提高果树抗病能力。
第二次药剂防治,约6月下旬至7月上旬。使用药剂为:联苯菊酯.丁醚脲加灭蝇胺.杀虫单加吡唑醚菌酯。用药理念是,在杀灭幼虫和成虫的同时添加吡唑醚菌酯能提高药效持效期,并且减少果树黄叶,落花落果的出现。
第三次药剂防治,约6月下旬至7月上旬。使用药剂为:
高效氯氟氰菊脂加阿维菌素加苏云金杆菌.杀虫单。用药理念是,杀灭幼虫和成虫的同时增加苏云金杆菌杀虫单降低果实蝇虫口奇数,其次苏云金杆菌.杀虫单是生物农药,不残留,不影响食品安全。
四、保护天敌
保护果园内的蜘蛛等天敌,捕杀果蝇。
图3.杨梅果园内果蝇物理防治(摄于2024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