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稻飞虱的防治及注意事项
发布日期:2023-06-27 来源:双柏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614次
分享到:

当前,水稻种植区大部分进入返青分蘖期,禾苗生长浓绿旺盛,稻飞虱已开始扩大繁殖危害,种植户要及时做好稻飞虱的防治。

DSC_4523_副本.jpg

图片1.农民群众拔秧忙。(2023年5月26日摄)

一、稻飞虱的特性。稻飞虱,属昆虫纲同翅目飞虱科害虫,俗名火蠓虫,危害水稻的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三种。危害较重的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早稻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中晚稻以褐飞虱为主。灰飞虱很少直接成灾,但能传播稻、麦、玉米等作物的病毒。

1.褐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6毫米-4.8毫米,短翅型2.5毫米-4毫米。深色型头顶至前胸、中胸背板暗褐色,有3条纵隆起线;浅色型体黄褐色。卵呈香蕉状,卵块排列不整齐。老龄若虫体长3.2毫米,体灰白至黄褐色。

2.白背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8毫米-4.5毫米,短翅型2.5毫米-3.5毫米,头顶稍突出,前胸背板黄白色,中胸背板中央黄白色,两侧黑褐色。卵长椭圆形稍弯曲,卵块排列不整齐。老龄若虫体长2.9毫米,淡灰褐色。

3.灰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5毫米-4.0毫米,短翅型2.3毫米-2.5毫米,头顶与前胸背板黄色,中胸背板雄虫黑色,雌虫中部淡黄色,两侧暗褐色。卵长椭圆形稍弯曲。老龄若虫体长2.7毫米-3.0毫米,深灰褐色。

IMG_20210729_092537_副本.jpg

图片2.科技人员查看稻飞虱危害情况。(2022年6月30日摄)

二、稻飞虱的防治。每亩可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克或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5克或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克或25%噻嗪酮40克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克或5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10克,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

现场教授病虫害防治_副本.jpg

图片3.科技人员田间指导稻飞虱防治技术。(2022年6月30摄)

三、注意事项。

1.稻田养鱼区只能选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喷雾。

2.施药量要充足,每亩需喷足药液60公斤-75公斤(4桶-5桶水),并确保喷洒均匀。

3.喷药时要尽量对准稻丛基部(因稻飞虱多集中在基部为害)。

4.施药时田间要保持3厘米-5厘米左右的浅水层;无水田块可选用敌敌畏拌细砂撒施防治,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50毫升加少量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喷入干细土20千克左右,拌匀后带防毒手套撒施,现拌现撒。

5.补施田块应轮换用药。

6.高温天气期间应避免中午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