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初冬,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依托智慧农业的助力,大理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万株番茄陆续成熟上市,并销往全国各大城市。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茈碧湖镇永联村村民早映先说:“我们过去是农民,现在变成一个产业工人,来这里,环境非常好,月收入要比家里好,要3000元以上了。”早映先生活的变化,来自于当地智...
发布日期:2024-11-15 浏览:2404 来源:新华社
2005年云南省规划实施“兴边富民”工程,“三农通”信息化扶贫新模式在全国首创推出。经过近20年的沉淀,“三农通”持续向全省700万农民免费发布涉农实用信息;促进农户、涉农企业创收逾69亿元,为200余万吨农产品打开销路,促进19万余人实现务工增收。值此“三农通”涉农信息服务推出二十周年之际,云南“...
发布日期:2024-11-14 浏览:2172 来源:三农通
眼下,云南省陆良县三岔河镇摆羊河村的千亩茨菇陆续成熟,方圆几十里的水田里,随处可见村民采收茨菇的场景。近年来,陆良县在多个乡镇大力发展茨菇、茭白、莲藕等水生蔬菜1.84万亩,吸纳当地及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务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作者:孙敏、杨瑞华画面来源:陆良县融媒体中心新...
发布日期:2024-11-08 浏览:2418 来源:新华社
在中国西南部的广袤土地上,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出了一种被誉为“南国神草”的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经过多年打造,文山州已形成了集科研、种植、加工、营销于一体的三七中医药全产业链。为推动三七的全产业链化、集群化发展,文山州建成了全国唯一的三七产业园区。今年...
发布日期:2024-11-08 浏览:2571 来源:新华社
近期我们收到了许多农民朋友关于一些农业技术方面的提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对此一一做了解答一起来看↓↓↓问:我室外种的桂花树,叶尖枯萎,大量掉叶,出的芽也不会长大,肥料也追过,但是没什么用,想请问一下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答:根据你反映的情况,结合图片来看,缺肥、土壤长期过潮、施肥过多(浓度过高)等原因...
发布日期:2024-11-08 浏览:2569 来源:运营中心
新华社客户端昆明11月7日电“家人们,我们保山的甜脆柿在树上就实现了自然脱涩,吃起来细嫩清甜,它的横切面像太阳花一样美。”近日,首场云南“三农通”涉农信息服务助农电商直播专场活动走进保山市腾冲市美洲大蠊养殖基地和昌宁县茶叶企业,在直播间里,主播依次介绍了茶叶、石斛、甜脆柿、小粒咖啡、美洲大蠊日化用品...
发布日期:2024-11-08 浏览:2645 来源:新华社
近日,在云南省龙陵县龙江乡,万亩高山水稻在秋风的吹拂下泛起金色的波浪,秋意浓重,稻穗随风轻轻摆动,丰收的景象与乡村的美景交相辉映,共同编织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绚丽图景。作者:熊大孝周青刘羽画面来源:龙陵县融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发布日期:2024-11-01 浏览:2481 来源:新华社
10月29日,工人在中国孟连牛油果集配中心内包装分选后的牛油果。新华社记者陈欣波摄近日,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迎来了牛油果丰收季。牛油果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素有“森林黄油”之称。近年来,孟连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牛油果产业打造成“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和富民增收新兴产业。目前,孟...
发布日期:2024-11-01 浏览:2505 来源:新华社
眼下,正是云南省曲靖市播种油菜的最佳时节,罗平县作为全国油菜种植大县,每年油菜种植面积百万亩。罗平县农业部门引进无人机播种技术,使当地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插上了现代科技的翅膀。在罗平县金圭大道罗平油菜种植示范基地,农技人员正在实施无人机飞播作业。与传统的人工播种方法相比,无人机播种技术具备速度快、效率高...
发布日期:2024-11-01 浏览:2487 来源:新华社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马白镇马鞍山社区,有一个秀美的山村名叫龙树脚村。昔日的龙树脚村是一个以传统农耕为生的边陲小村,曾深陷经济结构单一、村容老旧、基础设施匮乏的发展困境之中。近年来,龙树脚村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与深厚的人文底蕴,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全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乡村风貌,增加居民...
发布日期:2024-10-25 浏览:2436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昆明10月19日电题:农旅融合发展边陲山村焕新颜新华社记者林碧锋、彭奕凯走进龙树脚村,青山叠翠映入眼帘,山脚下湖水静谧,民居错落有致,墙绘栩栩如生,成为观光打卡点。不远处,老人们悠闲漫步于傍水而建的观光步道,游客骑着观光自行车,不时传来欢声笑语。这个秀美村庄,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
发布日期:2024-10-25 浏览:2404 来源:新华社
眼下正值收割季,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万亩稻田一片金黄,当地群众抓紧收割,机械化助力秋收高效推进,摄影师用延时摄影技术捕捉了这一丰收景象。作者:丁怡全、罗新才、阿可画面来源:云南省洱源县融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发布日期:2024-10-25 浏览:2418 来源:新华社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