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着力发展一县一业,以企业为龙头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大樱桃,为当地第一产业发展赋能的同时,也为云南乡村振兴提供了样本价值。
兰坪县由于海拔高,开春后升温缓慢,大樱桃在当地4月底5月初才开花,7月上旬果实才开始逐渐成熟,采果期一直可以持续到8月中旬,这就为兰坪县发展晚熟大樱桃产业提供了契机。面对机遇,兰坪县委、县政府联动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引进兰坪海升农业有限公司,从技术与投资两方面发力,建成了占地5000亩的“小浆果产业示范园区”(其中大樱桃2700亩),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晚熟大樱桃。经过5年多的努力,示范园已经初见成效,步入了良性循环阶段。 进入丰产期的大樱桃园,亩产鲜果可以达到400公斤以上,亩产值超过2万元。因为果实糖度、硬度和色泽度较好,具有高糖低酸的特点,产品目前十分抢手,供不应求。截至2023年5月底,“小浆果产业示范园区”通过务工、松针收购、农机租赁、地租等,带动周边群众增收5000多万元;其中脱贫及三类人员收入2000多万元。
作为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和企业合作的示范基地,同时也是该所专家工作站的示范基地,“小浆果产业示范园区”科技支撑团队大樱桃方面负责人王朝文副研究员提到,他所在的高山水果创新团队率先在云南省开展了大樱桃的开发利用研究,先后从国内外引进100余个大樱桃优良品种,在美自科研基地建立了樱桃属植物种质资源圃,团队以资源圃为依托,系统化地开展了引种栽培试验研究。通过多年的努力,筛选出了适合云南栽培的大樱桃优良品种,并研发出了相配套的栽培技术。相关的研究成果在云南省适栽区域进行了示范推广,目前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万亩,为云南省大樱桃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在示范园里,可以看到大樱桃挂满枝头,预示着今年是个丰收年。园区负责人王磊介绍,园区已经配套建成了现代化果品分拣加工工厂,包括自动化分拣包装,仓储保鲜,冷链储运等,为下一步远销一线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园区的想法是,在专家团队的支撑下,进一步提高产量和质量,让园区的示范带动价值发挥更好,帮扶农民奔小康。
据了解,大樱桃在云南的适栽区域主要分布在滇西北的大理、丽江、怒江、迪庆,滇东北昭通、曲靖,以及滇中的昆明、楚雄等高海拔冷凉地区。截至2023年,全省栽培面积接近5万亩。由于云南的大樱桃80%栽培面积是近5年内发展起来的,产量尚低,但果品质量、口感很好,需求大于产量,鲜果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销售价格一般在60元-100元/公斤,最高可达298元/公斤。王朝文说:“7月份以后国内能够产果的地方极少,兰坪刚好可以弥补这个空窗期,产业发展潜力很大。”
撰稿:陈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