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桌子上,两边各有15盘荔枝,20个评委围着桌子逐一品尝,然后在评分表上打分。这是6月12日上午,屏边苗族自治县“妃子笑”荔枝质量评比擂台赛的一个场景。
荔枝擂台赛专家评审现场。
(2023年6月12日摄)
受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邀请,评委们从国内重要荔枝产区广东、海南、四川、云南多地汇聚屏边,他们有的是“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有的是“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荔枝产业科技特派团”成员,均肩负着“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重点研发“屏边荔枝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等科研课题。可以说,他们就是中国荔枝产业科技的操盘手与专家天团。
评分表上可以看到,30个样品编号项下均有果肉质地、果肉味道、涩味、果肉香气四个评分大项,大项之下又分若干细项。例如质地可对爽脆、细嫩、细韧、粗糙进行选择并打分,味道可选浓甜、清甜、酸甜、酸。这还不算完,品尝打分之后还需将各个编号的样品送到有关科研机构,对决定荔枝品质、口感的可溶性固形物、氨基酸等含量进行测定……
荔枝特写。
(2023年6月12日摄)
“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荔枝产业科技特派团”团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张惠云副研究员介绍,此次担任评委的特派团成员,包括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泸州市农科院、红河州经作站、屏边县经作站的一批省内外专家学者。擂台赛次日,他们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察看屏边荔枝种植情况,通过果树长势、果实外观和口感,寻找可能存在的种植技术短板,同时结合品种、水肥一体化、山地果园建园、轻简栽培等技术,对基层技术骨干和农户进行了细致辅导。
专家与示范园种植户合影。
(2023年6月13日摄)
屏边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局长保宇鹏介绍,屏边县县委、县政府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原则,深入谋定热区荔枝水果开发。在引进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研究员等科研团队后,‘妃子笑’荔枝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0.8万亩发展到2022年的4.8万亩, 2022年实现挂果3.87万亩,产量1.4万吨、产值2.5亿元,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云南省榜首,已成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和“硬支撑”。
撰稿:陈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