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茶炭疽病的识别及防控措施
发布日期:2023-10-20 来源:孟连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1377次
分享到:

1.发病规律:茶炭疽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叶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随气温上升,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助雨水飞溅分散传播。春夏之交及秋季,气温20℃-30℃时非常适宜茶炭疽病菌发生,因此这两个时期茶炭疽病在茶树上发展极其迅速,容易蔓延成灾,应加强茶园管理,发现病害及时防治。氮肥施用较多的茶树易发病,地势低洼有积水的地块易发病,树荫下的茶树相对发病较重,幼龄茶园、扦插苗圃、树势衰弱的茶园发病较重。

 

图1.茶炭疽病危害图片.jpg

图1.茶炭疽病危害图片。(摄于2023年10月20日)

图2.茶炭疽病危害图片.jpg 图2.茶炭疽病危害图片。(摄于2023年10月20日)

 图3.茶炭疽病发病初期图片.jpg

图3.茶炭疽病发病初期图片。(摄于2023年10月20日)

图4.茶炭疽病发病中期图片.jpg 图4.茶炭疽病发病中期图片。(摄于2023年10月20日)

2.茶炭疽病识别:茶炭疽病危害后的茶园,可见明显的发病中心,发病严重的地块,病害中心连接在一起,看去像一片火烧状,轻轻一碰,茶树叶片就会掉落。茶炭疽病病斑主要发生在茶树成叶上,老叶和嫩叶上也偶有发生。病斑初期呈暗绿色水渍状,常沿叶脉蔓延扩大,逐渐成为褐色或红褐色大型枯斑,至后期叶片组织完全枯死,病斑呈灰白色。病斑形状大小不一,常引起叶片扭曲。大型红褐色枯斑有时可蔓及叶片的一半以上,边缘有黄褐色隆起线,与健全部分界限明显。病斑正面散生许多黑色、细小的突出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茶炭疽病危害后的病叶质脆,易破碎,也易脱落。在发病严重的茶园,可引起大量落叶。

5.茶炭疽病危害茶树成叶图片.jpg 图5.茶炭疽病危害茶树成叶图片。(摄于2023年10月20日)

图6.茶炭疽病危害茶老叶、嫩叶图片.jpg 图6.茶炭疽病危害茶老叶、嫩叶图片。(摄于2023年10月20日)

3.防控措施

3.1物理防治:一是加强茶园管理,选用抗性品种,合理施肥,均可抑制病害发生。综合治理和绿色防控相结合。特别是通过合理施肥等肥培管理,提高茶树生长势,使茶树有一个强健的树体。二是充分运用农艺措施防治病害,如及时清理茶园病叶、修剪能有效剪除病叶,可减少翌年病原菌的来源。发展新茶园时,要选用抗病品种。

3.2药剂防治:春茶结束后至夏茶萌芽期间、夏季干旱结束后至秋茶雨季开始前,是药剂防治的两个关键时期。可每亩用75%百菌清70g-100g或50%多菌灵75g-100g或70%甲基硫菌灵50g-75g全园喷施进行防治。非采摘期可选用0.6%-1%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防治。秋茶结束后,每亩用45%石硫合剂375g-500g全园喷施进行封园,可有效的抑制来年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