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粘虫是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是一种间歇性猖獗害虫,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粘虫一年可发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为主,发生为害时具有“暴发性”特点,又有远距离迁飞危害的特性,对玉米的危害极大。
图1.玉米粘虫。(2023年7月4日摄)
随着七八月份降水量增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强降水发生频繁,出现单点极端强降水天气的概率大,有利于粘虫迁飞落地为害。粘虫喜食玉米植株的叶子,其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一旦形成大范围虫害,玉米叶子在短时间内就会被啃食干净,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因此,要对玉米粘虫加大田间调查力度,加强虫情监测,做好玉米粘虫统防统治、群防群治等应急准备,当田间发生粘虫为害时,及时防治,有效控制玉米粘虫发生为害,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图2.富源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深入黄泥河镇红岩脚村调查玉米病虫害。(2023年7月4日摄)
防治措施:
1.喷药时间。根据玉米粘虫活动规律,宜在下午5点以后喷药防治。因为此时用药阳光照射不强,又接近傍晚,喷到玉米叶面上的药液不易消散流失,傍晚玉米粘虫出来为害后可立即被毒死。
常用药剂有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30%速克毙乳油20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2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3%阿维高氯水分散颗粒剂1500倍液、2.5%甲维盐水分散颗粒剂 3000倍液,每亩用药液40千克至60千克喷雾。
2.选药原则。宜喷施以速效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的药剂,以提高防治效果,减轻为害程度。
3.喷药部位。重点喷玉米的心叶丛。
图3.富源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深入黄泥河镇红岩脚村指导玉米病虫害防治。(2023年7月4日摄)
4.注意事项。施药时若遇雨天应及时补喷,要求喷雾均匀周到,田间地头、路边的杂草都要喷到;遇虫龄较大时,要适当加大用药量;虫量特别大的田块,可以先拍打植株将粘虫抖落地面,再向地面喷药,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侵入玉米雌穗的粘虫可采用涂抹内吸剂药液的方法防治;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喷雾时要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
5.建封锁带。在粘虫迁移危害时,可在其转移的道路上撒成15厘米宽的药带进行封锁,或每亩玉米田用40%辛硫磷乳油75克至100克加适量水,拌砂土30千克制成毒土撒施进行隔离,防止其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