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玉米草地贪夜蛾怎么防治
发布日期:2023-05-29 来源:马关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639次
分享到:

草地贪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又称秋粘虫,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2016年起,草地贪夜蛾散播至非洲、亚洲各国,并于2019年出现在中国大陆18个省份与台湾岛,已在多国造成巨大的农业损失。草地贪夜蛾在农业上属于害虫,其幼虫可大量啃食禾本科如水稻、甘蔗和玉米之类细粒禾谷及菊科、十字花科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发育的速度会随着气温的提升而变快,一年可繁衍数代,一只雌蛾即可产下超过1000颗卵。由于产卵数量相对较多,严重的会导致玉米减产5%-20%左右,严重影响玉米的种植产量及质量。

草地贪夜蛾幼虫危害的玉米植株特征明显,即叶片叶肉被取食后剩下叶表皮而形成半透明薄膜状“窗孔”,或叶片呈大小不等的孔洞,剥开玉米生长点卷曲心叶可见大量害虫粪便和藏身在其中的幼虫,心叶被咬食呈破烂状。

图1:藏身卷曲心叶幼虫和粪便(2023年5月10日摄).jpg    图1:藏身卷曲心叶幼虫和粪便。(2023年5月10日摄)

图2:害虫危害玉米叶片形成孔(2023年5月10日摄).jpg

图2:害虫危害玉米叶片形成孔洞。(2023年5月10日摄)

    幼虫典型特征:黑或橙色头幼虫典型特征:黑或橙色头部具黄白色倒“Y”型斑,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 4 个黑斑;身体多为绿色,具黑线和斑点,黑色背毛片着生原生刚毛,体表有许多纵行条纹。田间观察,少量低龄幼虫在叶背面,多数情况 3 龄以上幼虫头垂直向上匿藏在心叶内或叶鞘内侧;具假死性,受惊动后卷缩成“C”型。

防治建议:加强田间调查搞好预警监测,密切掌握草地贪夜蛾发生发展动态,确保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控;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控,提高防治效果确保农作物安全生长。

防治药剂:防治幼虫可选用5%氯虫苯甲酰胺、5%阿维菌素、1.3%苦参碱、“10%虫螨茚虫威”、“12%甲维虫螨腈”、“11%甲维氟铃脲”等杀虫剂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的产生;防治成虫可使用太阳能杀虫灯和性诱剂。重点区域防治草地贪夜蛾,使用化学药剂配合杀虫灯和性诱剂诱杀效果更好。施药最佳时段掌握在幼虫3龄期以前,施药时间在晴天早上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为宜。